再生设计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也是一种新的设计主张。它结合了对生态学和生命系统的深层思考,以保护地球为基本原则,致力于恢复生物多样性和改善气候变化。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再生设计超越了永续设计原则,积极探索人类和自然的多物种共存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学院的相关教育实践,讨论再生设计如何被运用于设计实践之中,又如何被引入设计教育领域。


5a0691ed64f5c87f468072d60fc3f086.jpg

充满活力的五颜六色的小塑料碎片

       再生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鼓励学习者采用多学科方法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全方位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是培养设计人才的主要途径,在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入再生设计,培养学生形成再生设计的思维习惯尤为重要。

      近年来,再生设计作为新兴的专业方向,在国际设计教育中颇受关注,国外多个科研机构及高校纷纷开始研究再生设计。例如英国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南加州自然资源研究所(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等均开设了研究再生设计的相关专业或课题。

cb66f3680432a15d8e61455aa5bff230.jpg

受污染的塑料、磨损的工业带和彩色层压包装,可以化学回收成纯单体

        作者将在下文中以伦敦艺术大学为例展开阐述,介绍再生设计在高等设计院校中的教育实践情况。伦敦艺术大学下设的中央圣马丁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在2022年春天正式开设了一个新的硕士专业——再生设计(MA Regenerative Design),其教研团队包括设计师、生态学家和人类学家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学生们将深入认识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并在当地社区进行再生性、修复性和补充性的设计实践。

       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实践一贯以人类为中心,而中央圣马丁学院的再生设计专业则致力于将多物种(Multispecies)思维纳入设计实践中,以求适应市场中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借鉴包括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文化理论、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展开再生设计专业教学。该专业的创立者们认为学习者应当从设计出发来改善环境,为此再生设计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变得松散,到了工业化阶段几乎被割断。

86737e2907858391bdff765aa0d2d709.jpg

贝壳、谷粒和面包残渣等有机废物成为昆虫的食物,昆虫又被加工成鱼饲料

       在这门新兴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其次是建立艺术与科学的联系,而最为理想的状况是设计所针对的环境既是人与自然共存之处,又是艺术与科学相融之所。

       目前,中央圣马丁学院再生设计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在设计中体现多物种思维,以维系世界物种平衡来创建服务系统,以地球健康为目标制定改善人类生活的计划,设计以恢复生物多样性和改善气候变化同时不过多影响当地社区居民生活的项目,设计去碳化、去殖民化和反灭绝的活动项目,设计采用以当地文化为基础的再生设计模型。

0522d8213638838f7cf767d91741b829.jpg

聚酯带子变成可以制成新织物的颗粒

        具体而言,中央圣马丁学院的再生设计专业具体的学习内容被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为生活而设计,强调生命系统的设计方法,要求以深层生态学原理、生命系统思维和再生文化为理论基础,突破可持续性设计的局限性和缺陷,改变设计的方式、内容和标准。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估设计实践,体现出对生命系统的思考,并将生态、气候、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平等置于创作的核心。通过整合生态学和人类学领域的知识、工具和方法来建立整体和可再生的设计实践基础。这样的专业设计恰好符合再生设计原则第一条,即让自然做功。这些学习内容将为学习者提供创造性思维,引导学习者对环境安全界限、永续栽培、再生系统、生物多样性、气候、自然保护、再野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设计实践完成设计项目。

2f8e07adede1033db4546a429d1ca650.jpg

随意弯曲的瓦楞纸

       第二部分是强调永续栽培设计原则,将永续栽培原则应用于设计,以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部分是为当地的生态系统而设计,强调地方性实践调研。通过调研项目,形成一个与当地生态系统相关的个人再生设计概要。学习者们将探索如何采用多物种方法进行设计,使人类和生态环境能够更好地共存。学习者们需要使用维系生命系统的全局性思维来构建相关调研路径和方法,建立相关的联系网络并进行实验设计。

        第四部分是再生未来设计,强调再生设计的开发、评估和结论。学习者将以第三部分的调研和成果作为基础,最终开发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再生设计项目,并对该项目在保护地球方面的整体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中央圣马丁学院所倡导的各种设计原则与实践,正是在努力地达成再生设计理念中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和相融的目标。其通用设计需要运用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去塑造复杂的事物,并对艺术与科学进行更加全面的考量。

e021534775af0582a2d84037389fa32e.jpg

聚合物

       目前,设计实践对环境因素的整合主要集中在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或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再生设计超越了可持续和循环设计原则,是积极促进人类和其他多物种共存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通用设计既有的教学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再生设计相关专业及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聚焦人与自然的联系,注重再生设计系统的建设,关注科技发展中新材料、新结构、智能化等赋予设计领域的巨大能量,并思考它们如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通过通用设计打造更具生命力的可持续再生的生态环境。

本文节选自《中国艺术》2022年第3期

《再生设计与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

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