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7b71f760738b174adc03d2ea478569.gif

素材来源 | 网络、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参展客户供图/现场图

前言:

艺术正逐渐走下神坛。

       或许一开始的征兆是它们被放置在艺术定位的购物中心里。而真正让大多数人对此有所感知,则是艺术逐渐渗透到各式各样商业空间,成为人人都能参与“打卡”的公众事件。

        现如今,关于艺术的“魔盒”被打开,公共艺术装置仅仅停留在“远观”,亦或是打卡拍照,似乎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场景互动、休闲社交的需求。

        让艺术可以“近玩”,显然正俘获着新生代消费者的心。

NO1. 打破常规,为消费者带来惊喜

香港太古广场互动艺术装置LUMENous GARDEN

      疫情之前,香港太古广场推出大型互动艺术装置LUMENous GARDEN。以两枚5.5米、4.4米高的巨型折纸蘑菇SHRUMEN LUMEN,以及4.5米高的大型折纸花卉装置BLUMEN LUMEN构成了整组美陈装置。

d0255677d8d92710dff4c1d5a4b6f391.jpg

         每晚七点半到八点半,太古广场会将室内灯光调暗,为来往人群展现梦幻精绝的视觉体验。

20b25b6f95ab887bef9b40e9d6ae1e0d.jpg

        由于在艺术装置前设置了压力传感器,只要有人站在上方,SHRUMEN LUMEN的两枚大型折纸蘑菇顶部便会随之伸展和收缩,呈现伞状或球蕾状,为来往人群增添奇妙的互动体验。

5cb21c6c7391ee2331a1eaf4c1e2f3b9.jpg

NO2. 打破隔阂,与消费者共融

丽柏广场装置艺术作品《世界共语》

      倾泻而下的彩虹字母瀑布

      8米高垂吊缤纷色调围布丽柏广场大堂

      彩虹色字母由纸艺展的英文主题

    “LA PERLE PAPER ART EXHIBITION”组成

      无数个字母垂坠而下、随机组合

5c7e8b591ab53ceefe3d75f0e17eaa35.jpg

      在“点赞之交”的互联网时代

    《世界共语》也在呼唤人们

     回归纯粹简单的言语沟通

d393bc20b9b20f547749e4174cdbf0a1.jpg

      在“点赞之交”的互联网时代

    《世界共语》也在呼唤人们

      回归纯粹简单的言语沟通

NO3. 突破传统,大胆尝试

广州太古汇Please Be Seated请就座声光艺术装置

 2c053ab0cd68428d7e565738322019ce.jpg

        这也是采用数字投影技术的Mapping装置首次在广州的商业空间展示,数字艺术美学激活了作品本身循环往复、无限流动的造型特征,为公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观看及互动乐趣,同时这也是广州太古汇创新应用数字艺术,打造时尚的年轻化品牌形象的大胆尝试。

afe2de3a493a71acd10ad42fe19fa264.jpg

       本次艺术装置为公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观看及互动乐趣,同时这也是广州太古汇创新应用数字艺术,打造时尚的年轻化品牌形象的大胆尝试。

        从前面的例子来看,

        商业综合体的公共艺术作品有哪些变化?

        新生代逐渐成为主流消费客群,让购物中心在打造艺术作品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偏好。

二次元、跨界、社交、尝鲜、宅、懒……很显然,公共艺术作品打动他们,除了个性化的艺术表达,也需要有更多功能附加属性。

        NO1. 强化大众休闲属性,补足休憩空间缺失

        公共艺术作品除了能通过空间与大众直接对话,在激发大众参与的过程中,在精神层面与大众互联,为人们带来更为多元的个体体验,它可以发挥非常实际的功能属性。从前面我们举出来的案例,如太古汇的作品《就座》,就很好的强化了大众的休闲属性。大众在游玩的时候不仅可以观赏作品,还可以在作品上休息。

        强化休闲属性的公共艺术装置便能很好平衡“闲”和“逛”的节奏。

        NO2. 注重家庭社交属性,儿童、宠物亦能乐在其中

        微度假的潮流蔓延到现在,城市商业注重家庭整体体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兼顾家庭社交,尤其是为儿童乃至宠物提供互动的艺术装置,更是无一例外受到广泛欢迎。

        加拿大蒙特利尔曾经展出的公共艺术装置《Moving Dunes》同样也反映了这一趋势。艺术装置以移动的沙丘为主题,让蒙特利尔的市民也能在城市市中心感受如真似幻的非洲大陆沙丘景色,因此深受到当地儿童喜爱,也为艺术装置笼络儿童的同时摆脱低幼化提供了借鉴。

        NO3. 提升互动及功能属性,让空间更沉浸

        在当下多数消费者心目中,还存有公共艺术装置只可远观的固有印象,“请勿触摸”、“请勿攀爬”等字眼是对艺术装置的保护,也可能决定了消费者停留的时间或许仅仅是拿出手机拍照的几分钟。

        商场的公共艺术正在打破传统“观看”艺术的方式,从被动的展示转为对公共空间的主动介入,以充满创意的媒介材质、表现方式和互动参与,让艺术主动走向大众。

结语:

       公共艺术作品对于购物中心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是,增加艺术和美的气息,亦或是作为购物中心展示面之一,代表着项目的定位和格调。

       而公共艺术作品从可远观到可近玩又意味着什么?答案则要从多角度思考。其一,单纯就打造艺术装置而言,更具休闲、互动或是游玩功能的艺术装置,似乎要比单纯作为观赏的艺术装置付出更高的打造及维护成本,对于在体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也应做出相应应急备案,因此其门槛相对较高。

        其二,如果放在收益层面,可以看到,公共艺术装置正成为购物中心的人气展示面,尤其是户外装置,让人流能够在此休闲、聚集,无形中便增加了购物中心的温度,也延展了商场作为公共空间的功能,从而为提升辐射力打下基础。

         其三,长远角度来看,购物中心将会开启新一轮关于场景体验的角逐,公共艺术装置作为提升空间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凭借超级IP或设计出圈,打出温情路线笼络消费者,让消费者成为艺术装置中的一部分或许不失为一个更容易达到目的的选择。从可远观到可近玩,艺术一边走下神坛,一边走入人心。

来源:城市艺术季(uas-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