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教师团队、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教师团队、四川美术学院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教师团队入选其中。加上第一批被认定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这些美术院校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资源优势,在教书育人、创作精品、服务社会方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美术创作一般被认为是个体创造,美院教学如何发挥团队力量,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精神的传承?

01授艺育人 薪火相传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中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殷嘱托:“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 1952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团队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jpg

▲ 1952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团队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为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创作大型公共主题性雕塑《信仰》。.jpg

▲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为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创作大型公共主题性雕塑《信仰》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介绍,中央美院的雕塑教学和创作有着深厚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后,王临乙、滑田友、傅天仇、钱绍武、曹春生、司徒兆光6位雕塑名家先后担任系主任,致力于将欧洲现实主义雕塑与中国传统雕塑结合,探索了“西体中用”的雕塑教学方法;在隋建国、吕品昌两位系主任任职期间,注重把握当代文化思潮的变革与机遇,在加强传统写实雕塑教学体系建设的同时,拓展了现代材料与公共艺术研究,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社会,搭建全国青年雕塑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中国雕塑事业发展。新时代以来,中央美院雕塑学科积极弘扬表现重大主题、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优秀传统,组成创新团队,在重大主题雕塑创作上合力攻关,取得了一大批新的成果;在学科建设上更加注重将中国雕塑传统导入学院现代雕塑教学,构建全面的雕塑教学体系,倡导创新的雕塑思维理念,深化前沿的科研理论研究,组织了大量雕塑走向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展示传播活动。在几代雕塑人的耕耘与传承之下,雕塑学科形成了学脉清晰、治学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在创作实践中培育新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科基础教学到博士培养,从常态教学到指导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从创作实践到理论创新,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教师团队始终将价值塑造融于专业教学之中,彰显教育的根本价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各系、工作室学术方向为基点,通过融通课、基础课、专业课、核心课多层次课程设置,探索专业教学的新模式,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专业课程群和绘画创作人才培养系统。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团队负责人许江表示,教师不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者,同时也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为了支持主题性创作,学院在教学场所紧张的情况下,为团队提供专门的创作空间,一共两层楼20个教室,谁领到任务就可以用一个教室。大家经常互相串门、互相提意见,年青一代通过观察和与前辈的交流得到很好的锤炼,这些教室就像大熔炉一样,培养了一种对于专业的迷恋、良好的学术气氛和一支能战斗的创作队伍。艺术的精神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传承。”许江说。

        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教师团队是四川美术学院在新文科视野下,以艺术与科技融合,服务社会创新前沿的教学团队,设立“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新文科建设实验班,聚合雕塑专业、实验艺术专业、绘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画专业等资源。学生一年级完成大平台学习后,打破学科专业限制,可双向自由选择进入实验班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团队负责人焦兴涛介绍,该团队通过建立线下基地群与线上云社区结合的艺术创新社会实验室,将教学投放真实的社会现场,强化艺术创新社会实验室对社会问题的及时感知、界定与回应。同时,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工坊教学、艺术驻留、项目教学、研究创作、社会服务等长短结合的艺术项目,培养师生感知、了解、考察、深入、融合现场与社群的能力,通过在地现场教学与在线交流分享等形式,让现场性问题能激活思想,激活理论,并获得现场内外的智慧与支持。

        该团队一直践行“师生从游”的文化传统和“至于道 游于艺”的校训,在师生从游共创的学习中,教育也洋溢着温情。值得一提的是,焦兴涛还捐献100万元,设立了“未来·星丛”研究生奖学金。

 02创作研究 齐头并进

▲ 红潮——五四运动(油画) 400×540厘米  2021年 许江 孙景刚 邬大勇.jpg

▲ 红潮——五四运动(油画) 400×540厘米  2021年 许江 孙景刚 邬大勇

          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教师团队教师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独立、合作、师生协同创作的方式完成了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所组织的各类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包括:“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时代领跑者”“最美中国人”“伟大的变革”“真理的力量”,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该团队创作的《红潮——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等多个精品佳作获得广泛好评。团队这些年的成果,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展馆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展厅永久陈列的作品中,大半来自国美师生的创作,被称为“国博中的国美现象”。

        许江认为,主题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团队的建设,一是要心系伟业,师生自觉地把自身艺术创作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捆绑在一起,在民族大业完成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艺术的更高境界。二是面对困境时,坚守追求,不断锤炼,把困难当作生命的滋养,把疫情当作精神的磨炼,陶冶出更为博大的胸怀。在一场场创作中,涌现出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精彩的创作、优秀的个人。三是注重语言研究,将其置于叙事伦理的高度来看待,作为文艺批评的一种视野,叙事伦理一方面重视艺术创作叙事内容的伦理,讲好故事,另一方面关注叙事语言的伦理尺度。团队中的创作者们讨论的是人类的精神价值是否可以通过反复锤炼再造而不断起作用、艺术创作的修辞可否不断得以复兴和深化的命题。所有的精品都与历史的命运和人性的光彩相连,都带着创作者对人类精神价值回望的历史高度和人民观念。

        与此同时,该团队科研成果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承担主持国家级研创项目(含创作专项)16项,主持省部级研创项目(含创作专项)18项,在一级期刊发表论文16篇,获国家级创作奖励3项、省级创作奖励20项,教师在国内外举办个展10余场,200余件作品参加国际、国家及省级展览。

         将雕塑艺术的功能,尤其是社会功能、文化职能充分发挥,以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需要,是中央美院雕塑专业教师团队的宗旨,他们紧扣时代脉搏,塑造国家形象,展现大国风范,体现重大题材。2013年完成《人民英雄纪念碑》《农奴愤》《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等经典原创作品的复制与再创作等重大历史项目;2014年完成北京市团委举办纪念“一二·九”樱桃沟改造雕塑项目的实施;2017年完成赠送乌克兰的国礼设计和制作;2019年完成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彩车的雕塑设计和制作;2021年完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创作的大型公共主题性雕塑《信仰》。

         高层次、高规格、多维度、多系统的教学路径,积极服务社会科研项目,不仅代表团队在国内外学术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也是参与国内外高层次项目学习、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途径,是对于学校教学的延展。中央美院雕塑专业教师团队在坚持“兼容并蓄、多元发展”学术宗旨的前提下,加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雕塑教育体系,并将学校教学外延,探索雕塑学科前沿,在学术展览、学术研讨、学术会议中补充完善教学,逐渐形成良性、高效、深远的学术体系。2008年至今举办13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及曾竹韶青年雕塑论坛;2009年至今举办8届“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2011年至2018年举办4届“国际雕塑双年展”及学术论坛;2016年至今在景德镇设立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及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等机构,展开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作为面向社会创新前沿的教学团队,我们团队的创研方向主要有两个。”焦兴涛说,一是“艺术+科技”,如建设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实验室,开展科技艺术前沿探索,共同开展研究创作与人才培养,发起并持续举办新媒体国际艺术节;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艺术与科学”论坛,翻译海外科技艺术与社会艺术的经典文丛与学术前沿。二是“艺科+社会”,将科技艺术前沿探索作为促进社会创新的媒介与手段。包括与爱丁堡艺术学院联合举办“艺术智能与乡村建设”活动,与意大利中意国际一道开展“云端·今夜无人入眠”国际虚拟线上展等探索。

   03学以致用 服务社会

       “艺科融合,最终的目标就是致力城市形象提升、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传承创新。”焦兴涛表示。据介绍,四川美术学院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教师团队先后承担了重庆市江北国际机场文化建设研究、成都天府机场艺术项目实施、长江艺术湾区美术公园建设、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建设研究、重庆解放碑商圈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研究、重庆两江四岸光艺术展演等重大任务;广泛开展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社会实验,酉阳叠石花谷项目、璧山七塘莲花穴艺术集项目和北碚柳荫艺术乡建均广受好评,获得多项荣誉;建设省级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遗产展演、遗产文创、遗产传承等学术项目;举办“世界之眼,发现中国: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互鉴计划”“中国新现实艺术欧洲巡展”“丝路遗产·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季”展演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社会调查”“社会素描”等一系列开放课堂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教师团队的传统,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美丽中国建设紧密融合。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课堂走出学校,入驻乡村,积极开展“星空下的思政”,将思政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团队还积极响应社会需求,深入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的最前线,先后组织了“百名师生画百名将士”“绘兵纪”和师生共绘最美“河长”等活动。在师生共绘最美“河长”活动中,中国美术学院1500多名师生以“五水共治”为主题,分赴浙江浦江、仙居等地治水现场,重访永安溪、庙源溪、苕溪等重要水系,用手中的画笔将“五水共治”一线的生动场景还原到画面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美院师生策划“看见·她们的面容”为一线医务工作者绘像活动,用画笔唤起对“共同生活”的深度理解。这些作品中有很多参与了从社区基层到国家级的抗疫主题展览,师生们实现了深入人心的社会服务,完成了一场自识自省的人生大课,也推进了思政课程新实践。

加强学科建设 推动科技艺术发展

范迪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和支持日趋明显,科技与艺术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阐明了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为推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创新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艺术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在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开闭幕式上,科技与艺术创意的结合盛开出令人惊艳的花朵。表演与图像的有机咬合,具象的造型与抽象的图形叠映幻化,平面的图案与立体的形象穿插交融,都展现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科技和艺术融合的各类创作作品与设计产品日益走向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从全球范围看,科技艺术已成为艺术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世界各地的科技院校纷纷加大了艺术教育的力度,并与艺术院校展开联合课题,艺术院校也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与艺术创意的融合,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方式培养新型人才。我国科技艺术方兴未艾,与世界处于同步发展的态势,现在需要把握机遇,加大力度推动科技艺术学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具体而言,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力。

        加大对艺术院校科技艺术专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高等美术学府科技艺术学科整体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尽快形成立足前沿的教材和课程,促成国内更多院校开展科技艺术教育。

        扩大科技艺术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议在重点美术院校设立科技艺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学家与艺术家共同领导实验课题,以此为平台推动教学和研究的开展。将科技艺术方向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吸引海外院校就读相关领域的硕博士毕业生回国开展研究工作,丰富学生学科背景,推动颠覆性创新和原始性创新。

        鼓励人才培养上的制度创新。推动艺术院校与科技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培养,让科技院校的师生在直接参与科技艺术联合研创的过程中获得想象力洗礼,实现艺术思维对科技创新的反向激发。

        促成各地科技馆的艺术化。我国各地的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等科普活动措施已经较为成熟,近来其中大多数表现出融合艺术表现、增强互动性趣味性的强烈需求。建议鼓励各地科技馆转化为科技艺术馆,在准确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展示科学之美和科技艺术融合的魅力,为全面提升公众的科学和艺术素质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来源: 中国文化报